2025年3月5日,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一行走进会员企业卓莓(云南)果莓种植有限公司,探访这颗享誉全国的"怡颗莓"背后的故事。作为全球浆果行业的领军者,卓莓自2013年落地云南以来,从一片实验田起步,通过十余年耕耘,不仅让云南蓝莓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,更探索出一条"联农带农、产业共赢"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
十年深耕:“怡颗莓”的云南基因
许多人第一次认识云南蓝莓,就是从“怡颗莓”黄底绿字125g的经典包装开始的。座谈会上,卓莓中国区公共事务经理苏晓晖为我们介绍,2013年企业初入云南时,以建水狗街的100亩实验田为起点,逐步攻克品种选育、种植技术、冷链运输等难题。如今,卓莓在云南的种植面积已超4万亩,每年向国内外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新鲜浆果,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标杆品牌。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,通过提供稳定的季节性就业岗位、培养种植户合作种植,搭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平台,2019年因促进民族团结的卓越贡献获国务院表彰。

创新模式:“1+3”激活乡村振兴密码
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产业“联农带农”要求,卓莓公司积极响应,发展当地农户成为公司种植户,构建起“1家龙头企业+3级种植户(合作种植户、中型种植户、独立种植户)”的“1+3”进阶发展模式,让种植户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稳定的回报,与卓莓共同成长。
“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简单和透明的合作模式。”谈及模式成功的关键,苏总强调契约精神的重要性,“从种苗到产品,我们始终与种植户站在一起。”卓莓的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也给出了答案。

对话卓莓:品质筑底,守护“莓”好未来
面对小浆果产业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,“怡颗莓”如何保持品牌优势?“怡颗莓不畏竞争,只怕不公平竞争。”企业负责人表示,“卓莓坚持‘从田间到餐桌’的绿色健康全流程品控,通过全球领先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、可追溯体系构筑品控护城河,真正的竞争力,在于让每一粒蓝莓都经得起检验。”
外企声音:期待平台赋能,共绘云南蓝图
座谈中,卓莓高度评价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桥梁作用:“云南有大量优秀外企,我们需要这样的平台凝聚共识,传递心声。”企业建议,通过政策解读,行业交流等方式,进一步优化外资企业在滇发展环境。
从北美基因到云南水土,从田间地头到全球餐桌,从经济赋能的产业标杆到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推动者,卓莓用十余年时间证明:当现代农业科技遇见云南沃土,当企业责任融入乡村振兴,一颗小蓝莓也能书写大时代的故事。卓莓的十年深耕印证了云南打造“高原特色农业”的无限可能。随着外商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与农业科技革命的深度融合,云岭大地正孕育着现代农业的美好蓝图——在这里,每一颗浆果都凝结着智慧农业的结晶,每一次丰收都谱写着乡村振兴的乐章。
文:谢钰青
图:卓莓(云南)果莓种植有限公司提供